星期日, 10月 28, 2012
隨寫
跟你選擇的encoding codec關係最大
不同軟體都可以用x264或是CUDA, QSV轉
依小弟經驗在意畫質的話就用軟體(CPU)轉
在意畫質但HD空間夠大再考慮硬體(CUDA、QSV)轉
(CUDA與QSV小弟都轉過感覺是畫質都無法接受的差,AMD的VCE不知道孵到哪裡了)
完全不在意畫質就用QSV轉吧最快比CUDA還快不少
因為在一定碼率之下x264畫質是大大大勝用所謂GPU加速轉檔的畫質
隨著編碼率提高兩種轉檔方式的差距會縮小(但是這樣還轉檔幹嘛?!)
軟體轉就是真槍實彈靠CPU來硬碰硬了
升級其它部分的錢都遠不升級CPU有效果
資料fetch進RAM裡面就是靠北橋(現在好像沒了?)在運作了跟HDD沒太大關係
軟體不會笨到寫成轉完一部分後讓CPU等在那邊等資料再從HDD load進來再做
我看工作管理員除了1st pass轉2nd pass時CPU loading有掉過其他時間很少看到
小弟比較常做的就是DVDISO(偶爾有BDISO)轉mp4
主要就是節省HDD空間
我是用TMPGEnc搭配x264轉
可以試試very fast應該可大幅減少時間(不過跟GPU轉檔比當然還是差很多)
體主要就是2600k/3770k與8150兩個平台在轉
都超到4.5G左右還是Intel快了一定的程度
考量到超頻加壓造成的功耗與轉檔所耗的時間
現階段還是會推Intel 的CPU
只是平台價格比較高
參考看看~~~
訂閱:
文章 (Atom)